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5年度进口服装抽检情况

2017-02-28 10:43:09
据统计,2015年,全国质检部门共实行进口服装检验74877批,同比增长6.32%,货物总值达12.89亿美元。其中,抽样检测进口服装31312批,检测抽检率为41.82%,比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同时,全国检测抽检进口服装质量安全不合格率为5.87%,同比降落1.62个百分点。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态》白皮书,通报了2015年度全国质检部门在进口服装检验监管方面的统计数据和相干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据统计,2015年,全国质检部门共实行进口服装检验74877批,同比增长6.32%,货物总值达12.89亿美元。其中,抽样检测进口服装31312批,检测抽检率为41.82%,比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同时,全国检测抽检进口服装质量安全不合格率为5.87%,同比降落1.62个百分点。

  进口服装的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和质量安全检验,不合格情况主要为纤维成份含量、色牢度、pH值和中文标识标签等。对中文标签和纤维含量不合格的产品,可经整改合格落后口,而对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产品,均作退运或烧毁处理。

  白皮书显示,依照原产地和地区来统计,2015年度进口服装质量问题最多的是孟加拉,占不合格总批次13.35%,取代了去年的意大利跃居榜首。从批次不合格率来看,最严重的国家与2014年相同,依然是美国,不合格率高达10.28%。

  在质量安全项目检测中,纤维成份项目不合格1045例,占整体不合格批次的54.37%,在所有质量安全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比上升了11.72%。其次为色牢度和pH值,占比分别为23.36%、15.82%,甲醛项目不合格占比为5.83%。据介绍,安全项目不合格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中甲醛超标可能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等。

  纤维含量属于消费者比较关注的1个项目,也是服装企业向消费者转达产品部份价值的直接方式,如果服装面料的实际纤维成份含量与标注的内容不符,则构成讹诈行动。而色牢度不合格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色采较为艳丽的服装上,特别在1些“快时尚”品牌中尤其严重。

  据介绍,纤维成份是2015年进口服装质量安全项目中不合格率最高的项目,主要是申报纤维种类及含量与检测值不符,存在以次充好、纤维名称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缘由包括:贸易中的商业讹诈行动,以次充好、谎报、虚报现象;使用低性能、低价值的纤维却标为高性能、高价值的纤维,或故意将高性能、高价值纤维含量标高,提高产品档次,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青年时报)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