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专访富士通和田英久:我们重视物联网,我们也以人为本

2017-01-24 01:04:44

在见到富士通中国高级副总裁和田英久之前,完全没有预计到他可以讲1口流利的中文。因而,我们和就1位来自日本的高管,用中文,在德国慕尼黑的富士通论坛,开始探讨从日本从业者眼中,如何看待德国的工业4.0。

在见到富士通中国高级副总裁和田英久之前,完全没有预计到他可以讲1口流利的中文。因而,我们和就1位来自日本的高管,用中文,在德国慕尼黑的富士通论坛,开始探讨从日本从业者眼中,如何看待德国的工业4.0,对中国的企业有何鉴戒和启发,和富士通公司关于物联网等方面的最新策略。专访富士通和田英久:我们重视物联网,我们也以人为本富士通中国高级副总裁和田英久现在的富士通是1家高科技服务公司,而非制造业公司,但是如果追溯历史渊源,富士通历史上早有制造业的基因存在。日本企业常常以长寿著称,1家叫做金刚组的寺院建筑企业,从中国的隋唐年间就已存在了,距今的历史超过1000年。在ICT行业,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明时间就比较晚,行业里超过100年历史的企业就已相当的悠久,而富士通就是它们其中的1个。作为从1923年(如果算上更名之前的前身,时间还要更长)就开始运营的企业,在近1百年的运营进程中,从电气装备,通讯装备再到高科技技术,富士通1直都有制造业的业务存在。所以虽然现在的富士通已是1家知名的高科技服务公司,但如果把它称作1个“日本制造”的百年老店,也就非常公道。自去年开始,德国的工业4.0就成为中国制造业非常热的1个话题。但中国制造业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的水平良莠不齐,距离德国制造业仍然有1定的差距,也就难以评判工业4.0的价值。但是日本制造业的情况有所不同,首先日本制造业的领先程度是居于世界前列的,而源自日本的精益制造理念,至今还是众多国内制造业的必修课。所以日本制造业如何看待工业4.0,如何看待制造业的发展,就成为1个非常值得国内企业鉴戒的话题。制造业先要斟酌解决问题除制造业的渊源,富士通公司最近几年来还在提供数字化工厂方面的解决方案,因此也就成了1个非常合适讨论这个话题的对象。“制造业(要利用甚么样的技术),最重要的是先斟酌解决甚么样的问题”,和田英久先给了1个概括性的思路。在他看来,中国制造业的水平确切差别较大,有的是2.0,有的是3.0,几近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从技术理念来看,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终究要实现的目的是很类似的。所以,与其谈未来4.0怎样建设,不如先看企业的目前的现状是甚么,要实现甚么样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到达4.0为目标。工业4.0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希望低本钱实现自动化和个性化生产。但是实现工业4.0本身则是1笔耗资巨大的工程。也许由于制造业本身资本实力其实不雄厚,和田英久认为,企业最好先思考应当提升哪方面的能力。1个企业可能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质量,功能,产品设计,企业应当有所重点,平衡投资。最好的方法是1步1步走,比如优化生产工序,ERP,MES系统,数据整合,数据互联互通,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挥而就,有所侧重去实行的效果会更理想。工业4.0固然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但是很多制造业在实际生产中,其实非常重视来自日本的“精益制造”理念。这个源自丰田的理念虽然已不新,但是对很多国内企业来讲,学习和实践的进程从未中断。对精益制造的诀窍,“实际上员工的作用非常明显,日本工厂里有很多工作多年,有经验的1线员工,就是他们在每天视察细节,实现流程的优化,和终究本钱的节省,践行精益的理念。所以日本制造业非常关注人的作用。”,和田英久解释。可能正是由于这1点,相比较而言,虽然日本制造业现在也很关注工业4.0,但他们更加关注工业互联网。其中的1个缘由,也许就是工业互联网更强调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以支持生产决策,和实现智能化,这仿佛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日本制造业。物联网,以人为本提到下1代工业化,物联网仿佛是1个绕不开的话题。无独有偶,在富士通株式会社法人代表董事社长田中达也的主题演讲中,物联网被置于大数据,云计算,安全,移动和SDX/NFV等名词的中间,成为富士通技术组合中,最关键的1环。本次论坛中,富士通也有多个展区在展现物联网方案。不过在参观富士通论坛展台多个物联网案例以后,却能发现1个成心思的现象,富士通的物联网,虽然也有物与物之间的联网,但是却正如日本制造业的精华1样,非常强调人在其中的作用。富士通美国实验室的高级技术顾问Glen Evan也认为富士通的物联网和硅谷常见的物联网很不相同,他认为,和物之间的联网相比,物与人的关联技术实现难度更大,也更重要。图:富士通展台显现的物联网方案 和人紧密相干因而在对工厂环境的展现中,我们看到这样几个案例。1个工厂里的工作人员佩戴了1个物联网传感芯片,控制中心可以这个芯片,知道工作人员的实时行走状态,如果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中跌倒或滑落,控制中心可以第1时间得到通知,进行救治和帮助;另外1个工厂案例则是进行现场操作的人员可以通过1个智能头盔和控制中心内对话,如果操作人员对现场环境不熟习,可以在远程指挥人员的帮助下,可以非常容易的通过手势,声音等方式完成操作。而在智能汽车的演示中,利用了富士通技术的汽车里,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以被实时跟踪,并对危险的驾驶状态进行预警,如果汽车的引擎有潜伏问题,驾驶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很容易的完成4S的检验预约。这类对人的关注,也体现在这次富士通论坛的主题中——以人为本的创新行动“Human Centric Innovation in Action”,但是和田英久解释说,以人为本对富士通来讲其实不是1个新概念,实际上已谈了有10多年的时间。由于在富士通的理解当中,不管机器如何智能,1定最后由人去做决策。IT更关键了,CIO需要更加主动了说到人的作用。由甚么人来制定IT策略又是1个比较受关注话题。由于不管是物联网,还是工业4.0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实际上,这些技术都和企业的业务运营紧密相干。换言之,信息技术,对现代的企业来讲,已不再是1个辅助性作用,而是关键性作用。在这类情况下,工业4.0和物联网,和新的企业级IT技术利用,该由CIO为代表的IT部门负责,还是由业务运营部门来负责,争辩1直比较热烈。和田英久先生认为,但是他也强调,虽然大笔的IT投入,1定是运营负责人,乃至是CEO级别的人材能敲定,但CIO实际上在决策的进程中是占有1定的优势的。由于IT对很多业务部门来讲,毕竟是1个比较新的课题。但是CIO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多了解业务层面的知识,比如在工厂要更多了解生产环节,才能更好的将IT利用于运营。“如果是1个新派的企业领导人,可能自己会想要用IT技术来改良经营,提升事迹”,“CIO就要变得更加主动,不能只把自己当作配合部门,而应当主动与决策层交换,制定IT决策”,和田英久最后非常恳切的给出了这样1个建议。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