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2017-01-24 16:04:51

日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⑵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日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⑵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放眼全球,在2015年的快速发展后,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有质的进步,服务水平进1步提高,诊疗范围更加扩大,支付手段更加多样。1、2015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年度动态1、 政府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继2014年国家卫计委、药监局相继出台“多点执业”、“线上处方药”、“远程诊疗”等政策方案后,2015年《关于推动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点意见》、《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点意见》等1系列政策意见为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2、 移动医疗健康投融资风起云涌,资本市场延续升温。相干资料显示,截止至2015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产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个百分点。2015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到达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其中特别引人注视的是,2015年11月30日微医团体完成由国开金融、复星医药、高瓴资本、腾讯等共同投资的高达3亿美元的E轮融资,移动医疗领域所获资源和关注又取得了量级的提升。3、 移动互联网下的医生团体如雨后春笋,加速产业链布局。医生作为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是移动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1环。继万峰医生团体、张强医生团体、杏香园医生团体、大家医联、中康医生团体、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医生团体后,2015年6月,作为中国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且范围最大的3甲医院移动医生团体——3甲医生团体成立,通过移动健康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科室的医护协同合作。4、 分级诊疗催生巨大需求,推高医联体智慧平台的搭建浪潮。2015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点意见,提出了2020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明确目标。2015年9月25日,微医团体在互联网医疗高峰论坛上宣布将投资3亿美元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助力国家政策引导下的分级诊疗体系。5、 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开启移动医疗“线上+线下”的全新探索模式。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于2015年12月7日正式揭牌,并于同日上线乌镇互联网医院官网与“乌镇医院”APP,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服务。这无疑是“互联网+”医疗模式的1次全新探索,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的同时,首创了在线诊疗、电子病历同享、电子处方等改革举措的先河。6、 商业健康保险税收政策试水,探索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谁来买单”1直是许多从业人员心中制约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了《关于展开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行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3大政策,为移动医疗行业探索以商业保险支付的盈利模式提供制度保障。2、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现状1、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分析:(1) 人口老龄化加重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到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到达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⑵014年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爬升,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至2014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突破10%。与之而来的是,日趋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和健康的基本需求对医疗健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2)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2003⑵013这10年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34.9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占人均总支出比例已到达6.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1方面由于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另外一方面源自人们对本身健康状态的日趋重视。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2、中国传统医疗行业的痛点分析(1)行业痛点催生移动医疗行业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来自医院、医生、用户等传统医疗行业的多处痛点,恰好是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机会点。掌控医疗体制改革的机遇,应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装备加速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2)数据孤岛数据孤岛,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各医院之间或医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医疗信息系统不能相互联通,致使各个医疗信息系统数据没法实现同享,这类情况下的医疗信息数据系统即为“数据孤岛”。目前,医疗行业的数据孤岛主要体现在:1是各家医院由于既得利益等缘由对用户健康档案、病历信息的专有垄断,不愿意与其他医疗机构同享数据信息资源;2是医院内部不同部门、科室、环节信息数据流通的不流畅。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基于与医院已有的电子病历、电子医嘱、医技管理、药房药库等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功能的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建构,能有效解决医疗信息隔离的问题,提高医护工作效力。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3) 分级诊疗制度不完善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分级诊疗制度的不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加重了人们看病难的问题,2013年我国3级医院有1787所,占医院总数的7.2%,而其诊疗次数高达12.4亿人次,这意味着7.2%的医院须承当45.2%的诊疗服务,另外一方面,26.2%的1级医院仅承当6.4%的诊疗服务。面对这1困难,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制度意见》,确立于2017年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的目标和工作战略,增进优良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进1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力。3、中美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现状1、中美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对照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范围及预测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2、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范围及预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⑵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自2014年起中国移动健康市场引来了其前流量时期的成长时间。在这1阶段,移动医疗健康市场流量范围增长迅速,如何积累用户,培养用户行动和使用习惯是这1阶段的关键问题。紧接其后,当用户积累已构成范围,营收范围增长迅速,移动医疗健康市场需要回答是如何将用户流量变现这1核心问题。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范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范围仍保持强有力的增长趋势,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范围已增长至1.38亿人,相较2014年增长了6600万余人,同比增长率高达91.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面对我国医疗医院配置不均、“看病难、挂号难、排队难”、挂号、候诊、收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等医疗服务乱象,移动医疗健康市场会迎来延续迅猛发展。8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利用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医疗健康利用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到达了22.24%。艾媒咨询师分析认为,伴随着我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的“线上+线下”积极布局推行,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和相干政策制度配套和人们对移动医疗健康利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利用在手机网民中享有日趋广阔的市场。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利用APP覆盖率排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春雨医生以25.5%的覆盖率夺得国内主流移动医疗健康利用领域的第1席位。前17名移动医疗健康利用主要包括问诊咨询类、女性经期健康管理类、母婴保健类、运动健身类等。其中,问诊资讯类APP春雨医生,依托较为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运营思惟优势,占据移动医疗健康利用市场的主导地位。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4、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分析1、中国移动医疗健康细分市场(1)医生工具:主打医生入口的移动利用,通常包括患者病历管理、药品信息、临床指南、医学资讯等。典型案例:杏树林——旗下有“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3款产品,分别有记录、管理病历资料、查找医学文献和临床行医资料等功能。(2)自诊问诊平台:有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患者互助平台、签约私人医生等功能。典型案例: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快速问医生等。(3)单科领域:关注某类疾病或某个单科领域,根据疾病的特点借助移动互联网,将慢性病的管理提供给患者,目前常见的领域包括牙科、血汗管、糖尿病、呼吸疾病、皮肤疾病等。典型案例:糖医生、掌上心电、好牙医等。(4)健康管理与保健类:针对不同受众和细分功能开发的移动App,常见的有母婴保健类、女性经期管理类、运动健身类。典型案例:亲宝宝、妈咪帮、妈咪掌中宝、大姨吗、美袖、咕咚、悦跑圈等。(5)硬件结合:配套专用的智能可穿着装备及其他硬件,监测、储备、管理用户健康信息。典型案例:康康血压、糖护士、小米运动等。(6)医联平台:主要由第3方供应商或HIS厂商开发,或由政府或医疗机构拜托开发,常包括挂号、预约、查看医院内的信息、查看化验单等功能,多与微信、支付宝等相结合。典型案例:微医团体(原挂号网)等。(7)医药电商平台:提供完善的药品信息、药品使用说明、病症查询,并且能够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推荐药品购买服务,分为自营式B2C、平台式B2C、第2方批发交易B2B。典型案例:壹药网、好药师、天猫医药馆、9州通等。(8)医疗新媒体:采取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移动App社区等通用平台架构,打造连接医疗机构、药企、医生、用户的社交平台,传递医疗资讯和健康教育,有布局“工具+社区+电商”商业平台的趋势。典型案例:医学界、健康界等。2、主要医疗App模式分析(1)春雨医生:空中医院-私人医生-线下诊所“线上问诊+线下医治”O+O模式提供全流程服务“春雨医生”创建于2011年7月,专注于利用手机终端实现医生与患者随时随地的远程交换,经过4年多探索,截止到2015年12月份平台总用户量到达9200万,平台会聚医生41万名,逐日解决超过33万个问题,目前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医患交换平台之1。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
(2)好牙医:借力“牙医助理+好牙医学院”提供1站式深度垂直服务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3)康康血压:延续血压监测“数据分析+患者教育”构成核心竞争力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康康血压:专注于高血压慢病管理领域,通过可穿着智能血压产品实现血压24小时延续监控监测,提供后续血压管理及相干服务。与中国高血压同盟合作内置国家血汗管病中心的 “国人缺血性血汗管病病发危险的评估模型”,综合评估个体未来产生血汗管病的危险,为不同用户制定符合个体血压特性的丈量建议。康康随身血压仪使用适配的 App,调用微信的接口,通过微佩服务号来绑定血压计,实时查看健康数据,实现血压健康管理社交化。
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5、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自2013⑵014年移动医疗健康的爆发式发展后,移动医疗健康服务和产品的运营商深入发掘用户健康需求,鉴戒国内外业界经验积极探索可延续的盈利模式,可能会迎来以下新的发展情势:1、 用户准肯定位,立足用户健康刚需的基础上打造差异化产品:随着人们对本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医疗健康支出不断提高,和各类慢病、重疾病发率爬升及年轻化趋势,针对特定人群的移动医疗健康细分市场会迎来新1轮爆发式发展。2、 商业保险企业入场,优化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生态链2015年国家层面发布了3大关于个人税收优惠健康险的相干政策,鉴戒美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商业运营模式,在1定程度上启发我国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方探索雇主+药企+商业保险的新支付方式。3、 移动医疗盈利僵局或由团体市场打破:面对目前较高产品同质化现象,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可能会掀起1轮横向整合、并购风潮。4、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进1步推动分级诊疗:加强与1线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优化医疗医院配置。(来源:艾媒咨询)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